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,健全校企协同育人机制,全面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与职业发展竞争力。10月16日晚,现代信息产业学院于八教101成功举办“大学生创新创业及职业指导导师聘任暨研讨会”。学院党总支书记、副院长关树基、专任教师陈程、叶青,好普集团正康华药总裁阙和旭、广州鲸象跨境电商有限公司董事长彭源、广东华南医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总裁印明谷、小铁匠少儿编程教育创始人孙玉滨、广州鲸象跨境电商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慧慧、深圳市讯方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就业经理李丹晨、沈秀连,青软集团校企合作经理张坚泽出席参会。参加会议还有80余名有创业和高质量就业愿意的学生。
会议伊始,全体与会人员共同观看学院发展宣传片。随后,学院党总支书记、副院长关树基致辞。他指出,创新创业及职业指导导师团的成立,既是学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、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,也能为学院带来两方面关键价值:一是为构建全方位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提供师资保障,二是为探索 “产学研用” 深度融合模式创造发展平台。同时他强调,学生需主动对接导师资源,以此提升自身综合素质。
紧接着,对创新创业教育表现突出的个人进行表彰,彭源、陈程两位导师作为代表发言。彭源结合自身指导经验,提出导师应扮演“陪跑者”与“资源连接者”的双重角色;陈程则围绕软件工程人才培养,强调要引导学生“拥抱变化”,重视AI工具应用与职业素养提升。
聘任仪式上,学院正式聘任阙和旭、彭源、印明谷、孙玉滨等8位老师为现代信息产业学院创新创业导师,聘任陈程、沈秀连等8位老师为现代信息产业学院职业指导导师。
研讨会环节由关树基主持,阙和旭、彭源、印名谷、孙玉滨、陈程、关树基导师围绕创新创业、职业能力提升及学业生涯规划三大议题展开研讨,创业导师结合自身创业经历分享宝贵经验。在创新创业方向,导师们深入交流创业心得,孙玉滨结合少儿编程教育机构创办经验强调,创业非一蹴而就,既需坚定意志,更需创新思维;在职业能力提升方面,导师建议学生注重实践能力与数字化素养双重提升,陈程还从技术演进角度提出,学生需建立持续学习能力以适应技术变革;在学业生涯就业服务上,导师们聚焦校企协同育人机制,建议构建资源共享的育人新格局,助力学生在真实职场环境中成长,实现从校园到社会的顺利过渡。
师生互动环节,针对学生“创业想法停留在构思阶段,如何实现从 0 到 1 突破”的困惑,导师团结合经历给出启发建议。阙和旭强调,付诸行动即成功 90%,创业关键在于勇于迈出第一步,在行动中修正完善;孙玉滨则鼓励学生:“要敢于突破思维局限,从最小处着手,在实践中快速试错、持续优化,让创意在市场中接受检验。”
最后,关树基作总结发言。他充分肯定本次研讨会成果,指出导师分享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深度,为学院构建 “创新-创业-就业” 全链条育人体系提供宝贵思路。关树基表示,学院将吸纳导师真知灼见,持续优化人才培养机制,期待导师团队发挥引领作用,共同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。

关树基致辞

彭源、陈程两位导师作为代表发言

聘任仪式

师生互动环节